5月11日,在复星医药的一次投资者电话会议上,复星医药董事长吴以芳称,已经全部完成了疫苗厂房生产建设所需要提前购买的设备和定制性辅料。
会议记录显示,用于疫苗生产的上海凯茂厂房已经通过了合作方拜恩泰科(BioNTech)的远程审计,生产线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用,当前拥有的年产能在3.5到4.2亿剂。同时复星医药还在继续订购新的制剂设备,厂房也具备随时安装新设备的条件,扩大到10亿剂并不存在挑战。
吴以芳称,复星医药已经准备了500到700人的销售团队,基于ToC、ToP、ToB、ToG等方面做了全面的市场营销规划,对未来的市场份额很有信心。接下来,复星医药计划在8月开始IQ,OQ,PQ的工作,然后按相关部门的要求滚动提交相关的注册资料,包括药品资料和临床资料,等待审批结果。
5月9日,复星医药公布了与BioNTech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落地mRNA新冠疫苗的本地生产和商业化。彼时,就有不少行业人士猜测疫苗落地要开始加速了,之前有报道称,复星医药在上海用于疫苗生产的工厂已经启动建设。
去年,复星医药跟BioNTech只是“代理许可”的关系,前者获得了后者授权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独家开发、商业化其mRNA新冠疫苗产品。而成立合资公司,意味着合作更进一步,复星医药有可能借此拥有mRNA疫苗的核心生产技术,且不仅仅局限在新冠疫苗这一个品种上。
实际上,BioNTech这款新冠疫苗在过去半年内,已经是全球接种范围最广泛的疫苗之一了。它与辉瑞合作了除中国以外的市场,在去年11月,两家发布了该疫苗的临床III期结果,已达到所有主要有效性终点。截至5月3日,辉瑞已向全球91个国家和地区发送了约4.3亿剂新冠疫苗。它还计划到今年7月底,向美国交付3亿剂新冠疫苗。
今年1月和2月,同款疫苗分别获得认可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紧急使用,并在3月被使用于上述两个地区的政府接种计划。内地还处在临床2期,不过复星医药和BioNTech对快速获批都有不少信心。BioNTech首席执行官Ugur Sahin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对疫苗进入中国市场表示乐观,并预计最晚于今年7月在中国获得上市批准。复星医药方面并没有透露具体的时间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