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简介
当前位置:

32719点,上海医药行业协会联合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以及武田(中国)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了一场线上平台的“互联网医院医保对接经验分享会”。来自长三角地区的六位公立医院院长,围绕互联网医院模式中医保的价值何在、受众是谁、服务类型有哪些、系统如何搭建、以及如何筹备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根据 2018 7 月发布的《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对互联网医院存在形式给予明确定义:一是实体医疗机构的互联网医院;二是依托实体医疗机构独立设置的互联网医院。无论哪一种,都必须依托实体医院。截至201911月底,已建成互联网医院数量达到294家。仅20191-11月份,新建成互联网医院数量达148家,占比过半,已进入加速建设期。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防止人员集聚,避免交叉感染,互联网医疗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国家和各地方的大力支持。在此背景下,多家公立医院取得互联网医院牌照,更多医院也在积极申领中。同时,各地方出台了自己的医保政策,进一步打通互联网医院发展关键瓶颈,利好产业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于广军认为,医保的价值在于提高医疗服务的经济可及性,将部分有支付意愿但没有支付能力的患者需要转化为有购买力的需求, 并引导患者从线下到线上,因此对互联网医院的影响是巨大的。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执行院长朱福指出,目前上海地区能够享受线上医保服务的患者对象为市职工医保、居民医保的参保人员以及互助帮困计划保障人员,服务类型主要为常见病、慢性病患者的复诊。未来互联网医院还有可能拓展到初诊患者、大病患者,以及将异地医保患者纳入报销范围。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副院长徐朝晖认为,未来互联网诊疗服务范围要延伸还需要一些前提,技术突破至关重要,如更便捷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远程的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等。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副院长陈昕琳指出,针对就诊频率高的老年患者,对现代技术的掌握是一个较大挑战,从医院角度需要考虑将平台设计的更为简便,特别加入家属代为操作的模式。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丁克峰强调,当前互联网医院的平台建设并不统一,各医保部门需要跟不同的平台和厂商对接,工作量极大,急需搭建统一的服务平台。浙江省去年已上线全省统一的平台,发挥服务加监管的一体化作用。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卢斌指出,互联网医疗服务还是多围绕常见病、慢性病的复诊,需求以内科医生为主,如果后期政策到位,兼顾到各方面,确保医生收入分配的合理性,积极调动医生参与互联网医院诊疗的意愿也很重要。

两小时的会议得到众多业内人士的关注,共有1000多人次加入会议直播间。会议最后的互动环节,与会专家回答了在线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